怀旧,单机游戏不得不说的故事
-
阅读次数: 更新时间:2012/1/12
又是一年,结束了。随着时间一年一年的流逝,随着老一辈单机游戏玩家的老去和淡出,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投入网络游戏的怀抱,曾经有很多人认为单机游戏已经风光不再。不过单机游戏的魅力始终是网游所不能企及的,相比网游中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感动,单机游戏给人带来的感动则是源自游戏本身。这一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单机游戏史上的几个故事,或者不如说是几个小笑话。(转自sina)
为什么《上古卷轴》叫《老头滚动条》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老玩家会管《上古卷轴》叫做“老滚”,比如管《上古卷轴5》叫做“老滚5”。事实上这个名字背后,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上古卷轴》的英文名叫做The Elder Scroll,相传是当年《上古卷轴3》的某个汉化组使用的汉化软件或者是其他什么出了那么一小点问题。其中Elder意思是年长的、年久的,Scroll意思是卷轴、卷轴状的事物。于是乎当年的翻译把Elder当成了“老头”,Scroll当成了“滚动条”,结果《上古卷轴》这个名字就硬生生变成了《老头滚动条》,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在天人互动代理的正版封面上,玩家看到的还是《上古卷轴3:晨风》这个正经的名字。
《上古卷轴3》正式版封面是这样的,天人互动代理
当然还有玩家指出,当游戏的MOD打多了之后,游戏加载的滚动条就会变得比老头还要慢。总之《上古卷轴》系列的诨名“老头滚动条”已经深入老玩家的心,而在玩家当中又慢慢演化成现在所说的“老滚”。这就是这个经典系列在玩家当中的一个经典历史故事。
流行语“膝盖中了一箭”源自单机
看到这个说法,可能会有人想到《魔兽世界》官方微博,在竞技场第10赛季要结束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不过,事实上《魔兽》官方微博也是在借用单机游戏的说法!
《魔兽世界》官方微博截图
事实上膝盖中了一箭这个说法是来自《上古卷轴5》。这句台词出自《上古卷轴5:天际》里卫兵游戏原文的标准台词,在游戏中这句话是:"I used to be an adventurer like you, then I took an arrow in the knee." (译为:“我以前和你一样也是个冒险家,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因为《上古卷轴5:天际》游戏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这个庞大世界里几乎所有守卫都因为这膝盖的一箭由探险家变保安,这种句式迅速在网络流传。
汉化版
什么?《魔兽世界》的官方微博才是首创?我们来看看时间。《上古卷轴5》是2011年11月15日发售的,到11月19日就已经出现不止一款汉化补丁了。而《魔兽世界》官方微博中这一条的发布时间是12月6日。谁先谁后,很明显了吧。
我们看到的是《上古卷轴5》中很多卫兵都有过膝盖中箭的经历,比如“我曾经也是个想你一样的屠龙者,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唯一的问题是小编从他们的动作中看不出膝盖受伤的痕迹,难道说因为膝盖都说过同样的箭伤,导致所有卫兵的动作都差不多?
“踢牙老奶奶”给单机游戏留下的黑历史
注意看好标题,是踢牙,不是剔牙,偏旁是不一样的。这个故事源自《无冬之夜》繁体中文版。
"踢牙老奶奶"截图
以下转自百度百科:
“踢牙老奶奶”语源来自台湾英宝格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1 月30日于台湾地区代理发行之RPG电脑游戏《无冬之夜》(《绝冬城之夜》Neverwinter Nights)繁体中文版中的错误翻译。后来被广泛地借作为“错误的翻译”、“差劲的翻译”、“翻译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同义语使用。
我向前跑进人群,大叫要他们停手,67749但…我在泥巴里摔倒。我抬头看到一位老奶奶慈祥的脸。我抓住她的手…但她竟然一脚踢到我的牙齿。
此处的一脚踢到我的牙齿是一句误译。推测原文应该是英文成语“kicked my teeth in”,指漠视对方。
本译文在由英宝格无冬之夜中文版欺骗消费者权益铁证网揭露之后,立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该网站同时也以截图对照方式记录了许多翻译上的错误,但这句“一脚踢到我的牙齿”的语感,以及“老奶奶”、“踢牙”之间的落差所带给人的强烈印象,以及它的出现率(几乎是随处可见,游戏中俯拾即是)使得这个错误在网络上的传播率一枝独秀,成了《无冬之夜》众多错误翻译之中,最具代表性的错误翻译。
透过2002年底至2003年初网友之间广泛的传播,这个错误翻译引起了一阵网络爆红现象。而错误本身也在流传期间,由游戏中的长句(我向前跑进人群~)转化为“踢牙老奶奶”一词,并借为指责“错误、差劲的翻译”之用,尔后更衍生出了名词、形容词、拟人化等用法。
名词 - 一般指“错误翻译”。有时也作《无冬之夜》的代名词使用。
这款游戏的翻译真是够烂,到处都是踢牙老奶奶(这款游戏的翻译真是够烂,到处都是错误)
整个游戏一片踢牙老奶奶,连过关都不知道要怎么过(整个游戏充满错误翻译,连过关都不知道要怎么过)
这部电影的翻译真是够烂,可以说是电影界的踢牙老奶奶(这部电影的翻译真是够烂,可以说是电影界的无冬之夜)
自从老奶奶以后,我绝对不会再买英宝格的游戏了(自从无冬之夜以后,我绝对不会再买英宝格的游戏了)
形容词 - 一般指“(翻译品质)低下、差劲”,或是“不知所云”。
这游戏的翻译实在有够踢牙老奶奶(这游戏的翻译实在有够差劲)
这是什么踢牙老奶奶的翻译(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翻译)
我无法忍受从我手上出去的游戏变成踢牙老奶奶(我无法忍受从我手上出去的游戏翻译一塌糊涂)
拟人化 - 将踢牙老奶奶做为一个虚构人物使用。
上次牙已经被老奶奶踢光了,应该还没长齐吧?(指英宝格发行无冬之夜后因为翻译问题名声下落尚未恢复)
您还在为被老奶奶踢到缺牙(字)而苦恼不已吗?(指因为游戏中转码疏失造成的缺字令人困扰)
踢牙老奶奶武功高强,无人能敌(指无冬之夜的翻译之差)
除了“踢牙老奶奶”之外,2002年底发行的这款《无冬之夜》繁体中文版之中尚有大量的错译、误译与编码转换等等,改版游戏不应出现的严重疏失。完全没有保持原文原意的翻译,透过电子字典式逐字翻译,产生大量未润饰的语词,例如将“体质”(physical strength)翻成“物理强度”,而“踢牙老奶奶”也应属此类,且编码转换时,由于中文字漏失出现许多数字与问号,形成一种奇妙的文体。而这样的文体,与被称作火星文的文体颇有共通之处,于是也有人讥讽而戏称台湾英宝格股份有限公司为“火星文研究所”。
《最终幻想》为什么叫《太空战士》
众所周知,中国台湾的游戏名字翻译风格跟大陆有所不同,比如《生化危机》又叫《恶灵古堡》,《怪物猎人》叫《魔物猎人》等等,很多名字都不一样但都可以接受。唯独大陆的《最终幻想》在台湾叫《太空战士》。我们知道《最终幻想8》确实有一丁点太空的内容,但是这个系列作品中绝大多数的情节都是在地球上发生的,为什么它非得叫《太空战士》呢?
FF7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地球上,但是自始至终都没出现太空场景
我们在某知名最终幻想论坛看到转自巴哈姆特的译者的自白:
偷偷告诉你们,不可以打我。
FF会被翻译成太空战士,我想我应该要负一半的责任。
当初在华泰书局(台湾最早从事电玩杂志及攻略本翻译,大概有15,6年了)担任编辑时,FF不知应翻成何种名称,老板看了看照片,就随口说就叫太空战士好了(因为出版速度快,当时只知道是RPG,而没有任何内容的资料),从此名称便定下来了,虽然在之后Fami通报导了进一步的消息,但是却又未将名称作修正(早期的确是如此的),从此以后萧规曹随,后期所有的杂志都就这个名字了。
下面这一段是出自某大型论坛的材料:
Hi !!
这个问题在8年前FF2出来时有人问过,杂志社的翻译者说,在试玩FF1时,有一个重要的NPC,是外星人遗留下来的机械人,所以呢,就翻成"太空战士"啦!!之后呢,就只好叫太空战士2代,太空战士3代,....4代.....7代...。
翻译者留
虽然上面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我们没法一点一点去考证,不过很容易看到,在上世纪80年代极有可能因为信息科技不发达,和来自杂志社方面的压力等等原因,导致《最终幻想》被翻译成《太空战士》。
可问题是,会有多少玩家在买《太空战士》之前认为它是一款描写在太空中战斗的游戏呢?又有多少玩家在玩穿之后在心中默默地想这游戏是不是在坑爹?《太空战士》这名字真的是一个不怎么好笑的笑话。小编小时候在知道了《太空战士》是怎么回事之后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在看到游戏中文名之后,一定要再好好看看英文名和游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