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之家游戏下载站:您身边最放心的安全下载站! 电玩之家|主机|掌机|家机|街机|单机|安卓单机|安卓网游|模拟器|攻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电玩之家 >> 新闻中心 >> 游戏评测中心

15年飞行游戏《皇牌空战》系列交叉解析

阅读次数:   更新时间:2010/8/27

  《AC4》作为PS2时代的第一部作品,其配乐被推到了一个艰难的转型期。从4代偏向电子乐的风格来看,这一作里中西哲一、大久保博等系列老乐师依然保留了部分3代的影子。但4与3的配乐只是表现形式接近,在内涵方面截然不同。与3的小家碧玉相比,4代的配乐充满了大气之感。4代的关卡数量不比5代,BGM曲目自然也不多。NAMCO的乐师采取了紧缩策略,以主旋律为基础,制作了大量衍生变奏,这种方式降低了工作量,也容易获得玩家的共鸣。《AC》系列为人津津乐道的三板斧(任务简报画面BGM、机库BGM、序幕关BGM)正是从本作开始的。4代的任务简报音乐《Operation》和菜单音乐《Gateway》均为一代经典,不骄不躁的节奏,悠扬的电声小提琴,浑厚的钢琴伴奏,恰到好处的鼓点,完成任务的艰巨使命感和大陆战争的史诗感扑面而来,气势满点。主角成功摧毁巨石阵后,二者的变奏版《Second Strike》和《Prevail》则是给坚持到后期的玩家的一个惊喜。对比原版,前者一鼓作气的热血慷慨和后者略带蓝调的忧郁,都让人耳目一新。由于4代的关卡大多为磨时间的积分关,因此乐师不能将BGM的LOOP设定的过短,否则玩家很容易因为音乐产生浮躁感。但正是这种缓慢而毫不急躁的节奏,赋予了4代配乐大巧不工的恢弘之气。片尾歌《Blue Skies》更堪称系列最经典的歌曲,将4代竭力营造的天空之美完全呈现给了听众。本作没有确立以电声小提琴为主打的配乐方针,依然保有与2,3代一脉相承的电子乐风格,导致这一作在配乐的旋律感和史诗感无法与5代相比。但就以4代这部各方面都处于实验性阶段的作品而言,其音乐能够呈现如此高素质,已经足够让FANS喜出望外了。

  PS2中期登场的《AC5》标志着系列的配乐真正走向了成熟,《AC》系列至此迈进了一流“音乐游戏”的殿堂。5代实现了乐师阵容的转型,才华横溢的小林启树从这一代开始承担了大部分配乐工作,成为了主导乐师。《皇牌空战》也随着他的青云直上确立了自己成熟的配乐风格——以电声小提琴为主的恢弘交响乐。其后的0,X和6虽然在艺术气质上与本作有所区别,但配乐的大方针依然不变。NAMCO在5代里终于砸下血本,聘请了华沙交响乐团为PROJECT ACE录制配乐,同为交响乐,5代的实器演奏自然要比4代的电子合成顺耳许多。4CD的超大OST容量令人瞠目结舌,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令人满意。想要从这80多首曲目中选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BGM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我本人认为,5代音乐的经典几近渗透到了游戏中的每个毛孔。每一个关卡、每一段CG甚至每一层菜单的BGM都值得反复回味。5代固然不是完美的,但它的配乐堪称完美。

  2年后发售的《AC0》是整个系列中在艺术气质上最为突出的一部作品,为《AC》辉煌的PS2时代划上了完美的句号。按照领衔乐师小林启树在访谈中的说法,5代已经将传统交响乐推向了一个巅峰,如果0代的音乐思路上全盘照搬5代,不但在风格方面了无新意,玩家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乐师们将0代的音乐主题定位了西班牙的国粹——佛拉明戈。音乐在0代中真正成为了游戏的灵魂,全篇游戏浓郁的拉丁风情震慑人心。从纯音乐的角度来看,0代与5代略逊一筹,曲风整体浮躁,耐听度不如前作。但作为BGM,0代的音乐相当成功,高强度的BOSS战配合激烈的配乐,宛如精彩的空中斗牛。

  从乐师角度来看待《AC》的配乐的话,个人认为,中西哲一、小林启树、大久保博这三位是对系列配乐影响最大的音乐人(不是说其他乐师就不重要,而是没有这三位的领衔,《AC》的配乐风格也就无从确立了)。

  中西哲一作为从初代一路走过来的配乐者,对《AC》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中西的风格从2代开始确立,至4代达到巅峰。他的配乐节奏起伏往往较小,LOOP则相当长,旋律看似平静乏味,实则蕴含杀气,很好地衬托出了军事题材游戏应有的严肃和气势。4代的大部分音乐,还有5代与双子潜艇有关的几首BGM,都是极具其代表风格的作品。小林启树的个人烙印则十分鲜明,旋律波荡起伏,感情充沛的传统交响乐是他的最爱。作为其初试牛刀之作。4代中小林的作曲虽然不多,但曲曲经典,《Blockade》(无需多言了吧?)《Operation Bunker Shot》(抢滩关)《Megalith-Agnus Dei-》(最终关)至今为FANS津津乐道。待5代推出时,小林不但负责了近半数BGM的制作,还担当了领衔旗手的重任。《AC》的音乐能有今天的无上地位,他功不可没。至于大久保博,他与中西同样为从初代开始负责系列BGM的乐师,他的风格则偏向空灵舒展,将天空之美通过旋律表达出来。4代的《Lifeline》(轰炸海上油井)《Deep Strike》(空袭太阳能发电站)《Breaking Arrows》(断箭,极地核弹拦截关)《Blue Skies》(STAFF曲),5代的《White Bird》都是他的杰作。

  PS2的三部曲是《AC》系列公认的配乐巅峰,然而此后的《X》和《6》配乐水准却大幅下降。从风格的角度分析,《X》和《6》的弱拍交响乐并无不妥。导致这两作BGM素质下滑的原因只有一个:作曲团队太过偷懒。特别是后者,几乎所有曲目都沿用了主旋律,节奏缓慢,缺乏变数。这种昏昏欲睡的伴奏显然没法让玩家high起来。其实6代的音乐转型并无问题,有问题的只是配乐者本身的态度。况且就算《AC》的续作全盘沿用5代的正统交响风格,只要能够保证质量,我想大部分玩家也不会有意见。近年公布的新作《X2》和《突击地平线》从PV来看,配乐风格与PS2时代已经大相径庭。我个人对续作配乐风格的变动还是看得开的,只要别偷懒到像6代那样把BGM弄的千人一面就好。毕竟PROJEACT ACE乐师团队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能够击败他们的恐怕只有他们自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